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投資公用股最「安全」?

最近美國發起貿易戰,矛頭直指中國,在這種形勢之下港股自然無運行。不少股評人都會叫散戶投資者作避險部署。而他們建議的避險方法通常不外乎兩種:要麼賣股套現(美其名曰「現金為王」)等股市跌到最低點時再入市;要麼把資金從增長股轉到相對「安全」的公用股。今天,小嘍囉想和大家談一談公用股究竟是否真的那麼「安全」。

無論你是初入股市的投資新手,還是久經歷練的股壇老將相信都聽過(或親身體會過)有關公用股在跌市時所展現的抗跌力;由此對公用股的避險作用及「安全性」深信不疑。的確,公用股的股價升跌幅度相比一些波幅較大的板塊(如金融股、科技股)為少。這很大程度是因為公用股的業務性質不怎麼受經濟週期影響,不管經濟好或壞,人還是要用電、用水、用煤氣。再加上香港的幾隻公用股(三電一煤另加公共交通股)無論是股價表現還是實際盈利大多都能平穩增長;從這個角度看,說公用股具避險作用是有一定根據的。

但很多人忽視了一點,那就是香港的公用股大多都有政府授予的專利/專營權。例如政府與兩電最新的利潤管制協議確保兩電未來15年有8%的批准回報率;載通(0062)則在2017年獲政府延續其專營權10年。這是因為公用事業一般需要龐大的投資(如煤氣公司需要鋪設煤氣管道),而且對民眾平常生活影響巨大;但因香港市場太小,如果政府不授予相關企業專利/專營權,恐怕沒有企業會願意在港經營公用事業。

但在其他地方,公用事業公司不一定可像香港的公用股般獲政府保障利潤,甚至合法壟斷。更常見的情況是公用事業公司彼此之間需要競爭以擴大市場份額。這一來使得它們的盈利比較波動,同時也減低它們進行大規模投資的意欲並連帶影響它們的股價及「安全性」。即便是香港的公用股,它們在外地的業務也因為受競爭影響,導致盈利能力不穩。舉例而言,在中電最新的年報中就清楚講述其內地業務因為電力行業產能過剩(說穿了就是過度競爭的意思)導致需要透過競價售電的比例提升,從而使盈利下跌。

最後還要留意一點,香港的公用股是否能持續維持它們的專利/專營權其實最終也要看政府的考量。當然,公用股如兩電因為其壟斷性質以及對全港的影響力會使它們有較多籌碼跟政府討價還價,但投資者還是需要謹記政府是有權力收回公用股的專利/專營權。在1998年,政府就曾以中華巴士(0026)的服務質素欠佳為由收回其長達65年的港島巴士線專營權。

因此,投資公用股之前要搞清楚其主要業務所在地以及有否專利/專營權,不要看見是公用股就想當然爾,覺得一定「安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