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2日 星期六

香港發展成無現金社會?

金管局近日正式啟動名為「轉數快」快速支付系統,這個全球獨一無二的零售支付系統能夠連接個人的銀行戶口與電子錢包,容許所有跨銀行的港元支付以銀行在金管局的結餘實時進行,並同時支持港元或人民幣支付。按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的說法,「轉數快」的啟動將大大減少交易時間,並預示香港的零售支付生態將會因此而發生重大改變。加上近幾年越來越多電子支付工具逐漸在香港流行,讓人聯想香港會否有朝一日變成一個無現金社會? 

電子支付最大的賣點是其便利性,例如八達通和部分信用卡,只需用卡拍一下終端機的螢幕(電子錢包如支付寶則是用手機掃一下QR Code)就能付款或收款,使用者可以免於攜帶大量的現金和零錢。透過省卻現金找贖的過程,電子支付加快了交易過程之餘亦增加顧客的消費意欲,從而起到促進商業活動的效果。

然而,使用電子支付亦會面對各類問題。最顯而易見的是,當遇上電力供應暫停、電訊網絡不穩、或電子工具故障等情況;若無現金在手,交易活動或被迫停頓。比如電子支付大國瑞典就曾試過在星期六停電數小時,使旅客在跳蚤市場無法付款購物,反映無現金社會過分依賴電力及電訊網絡的弱點。

此外,使用電子支付工具會讓有關服務商記錄使用者的消費模式,故不少香港人對於使用該等支付工具存有一定戒心,擔心失去個人私隱。另外,一些來自國內的電子支付工具服務商受國內政策規管,可能會把使用者的個人資料提交監管部門。比如微信去年曾表示,用戶在更新微信後,其個人資料將依照「適用的法律法規」提交給中國政府。這無疑加深了香港人對電子支付工具不安全的印象,從而使他們抗拒使用。事實上,根據Paypal2017年做的調查,香港有54% 受訪者知道電子或流動錢包的存在,但只有 41% 的港人使用該類型支付方式;當中有高達45%的受訪者表示私隱問題是他們沒有使用電子支付的主要原因。


隨著科技發展,電子支付的技術將會持續完善,並在可見的將來變得日益普及。其便利性將會間接鼓勵人們增加消費,令交易量有望成長,使經濟發展更為蓬勃。然而,電子支付對電力的依賴以及其易於被監控的本質依舊是香港發展成無現金社會的最大隱憂。不少注重個人私隱權利,又或不能適應電子支付的人依然偏好使用現金消費。何況發明電子支付的初衷是透過發展出各種現金以外的支付方式來建立一個便利消費者的支付多元化的社會;而不是以淘汰現金支付為最終目的。故而,現金支付在可見的將來仍會繼續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