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利多於弊


隨著港珠澳大橋1024日通車,加上廣深港高鐵上月啟用代表著香港往來澳門和廣東各地的時間縮短,也意味著三地居民到彼此的區域旅遊、工作乃至居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降低目前交通設施和其他配套雖未臻完善,但當運作上了軌道,人流與車流量定會逐漸增加。屆時粵港澳三地的人口流動將更為頻繁,使三地的融合更進一步。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似乎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

不過有意見認為有興趣北上就業和居住的港人不多,本就不值得斥巨資搭橋築路,而且經常性的跨境交通費用也讓一般人難以負擔。另外,大橋和高鐵的落成會增加香港的流動人口,使香港本已負荷沉重的道路和公共運輸系統百上加斤;過多的人流與車流亦會影響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和令空氣污染惡化更別說不少港人都未必能適應國內的工作文化以及居住環境,故而認定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對香港有害無益。對此,政府固然要採取措施將各種負面影響減到最低,同時與區內城市一同協助港人解決北上就業和居住的問題。但若為此而反對的話,怕是未有真正理解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意義所致。

首先,大灣區涵蓋廣東省九個城市以及港澳兩個特區是中國經濟發展最蓬勃的地區。減低交通所需的時間會提升不少行業(如:物流業)的工作效率,從而增加經濟效益。透過拉近大灣區內各城市的距離,可使城市之間起到互補作用,避免功能重疊之餘也提升了資源運用的效率,使各城市的定位更加清晰。比如香港專注提供金融服務、澳門聚焦於休閒娛樂體驗、深圳主打創新科技等。大灣區通過規劃讓區內城市集中資源發展自身的優勢產業,並借助交通基建將整個區域連接起來,從而提升對企業、投資者和各行業人才的吸引力,增加整體競爭力。

此外,由於香港的經濟發展過份側重於少數行業,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或能鼓勵港人到區內其他城市從事一些在香港發展受限的行業,讓他們在事業發展以至居住環境上有更多選擇。另一方面,人口流動增加會帶來更多消費活動,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本港企業亦可以從中發掘各種潛在商機(如本港銀行推出大灣區概念的信用卡)。因此,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對香港可謂利多於弊。

既然大灣區米已成炊,大家也可以留意一些受惠大灣區發展的板塊。其中交通股如擁有港珠澳大橋唯一的穿梭巴士營辦商的粵運交通(3399)、擁有及營運大灣區最大收費公路網的深圳高速公路(0548)及經營中港跨境巴士服務的冠忠巴士(0306未來盈利有望持續增長,長遠投資回報應該不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